问: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控制稳定后多久会复发 单*** 女28岁|分类:内科 2014-03-30 16:42 2014-04-03 13:04 崔付军 主任医师 来自北京武警三院(三级甲等) 骨髓增殖性疾病(简称MPD)一组造血干细胞肿瘤增生性疾病,在骨髓细胞普遍增生的基础上有一个系列细胞尤其突出,呈持续不断的过度增殖。
慢粒的基本定义:慢粒,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影响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患者的骨髓中粒细胞生成过多并进入血液循环,导致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这种病症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性期。慢性期症状较为温和,但随着病情发展,症状会逐渐加重。
慢粒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其特点是粒系(包括已成熟的和幼稚阶段的粒细胞)产生过多。在疾病早期,这些细胞尚具有分化的能力,且骨髓功能是正常的。本病常于数年内保持稳定,最后转变为恶性程度更高的疾病。本病患者以年龄在30~40岁间居多,20岁以下者罕见。
骨髓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骨髓纤维组织增生,影响正常造血功能。此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骨髓纤维化会导致造血功能异常,表现为外周血中全血细胞减少或缺血等表现。虽然近来对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可能是其诱因。
WHO2008年修订的慢性髓性肿瘤中,明确将骨髓增殖性疾病(MPD)改为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一说肿瘤,听起来是有些吓人。MPN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骨髓一系或多系(如粒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巨核细胞系统和肥大细胞)过度增殖为特征的疾病。
儿童血色素低通常指的是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这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慢性疾病、遗传因素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详细解释 营养不良: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较高。若饮食中缺乏铁、维生素B1叶酸等造血物质,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进而引起血色素低。
血色素低,也称贫血,其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以下是导致血色素低的主要原因:红细胞生成减少 骨髓抑制因素:骨髓是生产红细胞的主要器官。当骨髓受到损伤或疾病影响时,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等,红细胞的生成会受到影响。
血色素低见于以下的情况,生理性的减少,3个月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的造血系统造血的相对不足,一般可以比正常人低10%-20%。妊娠中期和后期由于妊娠血容量增加,而使血液被稀释。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也可以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血色素低的原因很多,如果长期的营养不良,比如缺铁性贫血,血色素合成原料受到限制,从而导致机体合成红细胞障碍,造成血色素减低。治疗主要是补充铁剂,逐渐增加机体所需要的原料,逐渐恢复血色素。另外,丢失过多,比如大量的失血,可以通过补血升高血色素。
老年人血色素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营养不良 引起血色素低的原因之一就是营养不良,这是最常见的诱因。体内缺乏营养物质,会直接影响到血红蛋白的数量,比如维生素含量不足。常见于孕妇,因为孕妇若是缺乏叶酸和维生素时,会易发生贫血。
《通知》将深圳市医保统筹基金门诊支付范围进一步扩大,比较高支付比例可达90%,符合52个门诊特定病种范围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可按政策享受待遇。
一是拓展医保目录内保障范围,赔付比例提高到80%,门诊特殊病种是指发病率高、临床诊断明确、病情相对稳定、需在门诊长期治疗或诊疗方案明确的疾病。深圳市执行全省统一的门诊特定病种范围,合计52个病种。
法律分析:医疗参保人的门诊特定病种医疗费用由医保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包括恶性肿瘤、糖尿病等52种门诊特定病种,对门特病种待遇保障、管理服务、基金监管提出了指导意见。
血色素指的是血红蛋白。血色素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以下是关于血色素的详细解释: 血色素的基本定义:血色素,即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蛋白质。它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从肺部运输到身体各个组织,同时将二氧化碳从组织运回肺部排出体外。
血色素是指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负责携带氧气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以下是关于血色素的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血色素,更准确地称为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从肺部传输到身体的其他部分。
血色素,是习惯称呼,现在统称为血红蛋白,是评价病人是否贫血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指标的成年人正常范围大约在32-36g/dl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会在小细胞贫血症中偏低。而在大细胞贫血症中,该指标会依然正常。
血色素,即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负责携带氧气的重要成分。根据血红蛋白含量的减少程度,贫血可以分为轻、中、重三级。血红蛋白减少的情况主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答案: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异常增生疾病,主要表现为外周血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伴有骨髓纤维化和脾肿大等症状。此病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血栓形成、出血等。详细解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外周血中红细胞数量异常增多,血红蛋白浓度也相应升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以克隆性的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血常规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容量增加,红细胞的计数一般大于6×10的12次方每升,而且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增多,多在170克每升以上,大部分的患者可以有JAK2V617F基因的突变,发病年龄一般为中老年,并且男性多于女性。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克隆性干细胞疾病,以全血容量增多,血粘度增高及脾肿大为主要表现,多见于老年人。患者在病史及症状方面,应注意起病缓急,是否存在血栓形成及出血病史,是否伴有神经系统症状,是否长期居住在高原。同时,观察患者是否有心肺疾病及肿瘤病史。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特征主要是由于红细胞产生,增加红细胞生成的正常调节机制,外周血血细胞比容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常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升高、脾大,病程中可出现血栓和出血等并发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红细胞增多症的一种,红细胞增多症可以分为原发和继发。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特指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就是骨髓本身基因突变,造成红细胞异常增多,这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或者骨髓增殖性肿瘤,特点是红细胞增加,可以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增加,也可以不伴有。
其它非因战、因公达到《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四级以上残情的。评残还需要知道些什么?(一)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官、义务兵、学员因战因公致残,以及初级士官、义务兵和学员因病致残医疗期满符合评残申报条件的,本人(精神病患者由其利害相关人,下同)可以向所在团级以上后勤(联勤)机关卫生部门申请评残。
此外,还有一系列具体的病退标准,如神经系统疾病经治疗后遗留的肢体瘫痪、球麻痹、眼球严重运动障碍、永久性轻度以上智能减退等。其次,办理病退需要经过严格的医学鉴定,以确认军人是否确实基本丧失了工作能力。
一 : 军人因病医疗期满,经医学鉴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评定为基本丧失工作能力。
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如下:Ⅰ级伤残划分依据为: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意识消失;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社会交往完全丧失。Ⅱ级伤残划分依据为: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不能工作;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第二十五条 现役军人因战、因公致残,未及时评定残疾等级,退出现役后或者医疗终结满3年后,本人(精神病患者由其利害关系人)申请补办评定残疾等级,有档案记载或者有原始医疗证明的,可以评定残疾等级。
本文链接:https://mutgesucht.com/post/553.html 转载需授权!
547763716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